相关阅读:
在这一年里,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引领与市场力量的汇聚,共同推动着文化数字化的深入探索与广泛应用。从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到基层实践的创新活力,数字技术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四地展览盛况
惊艳深圳文博会
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成功举办。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及伏羲云(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成果展”首次在文博会中举办,科技与文化交融、数据与应用并举,成果展精彩纷呈。成果展特开辟元宇宙展馆和会场以及元宇宙直播间,吸引了各界广泛关注。
亮相青岛文化应用产品交易大会
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数字化浪潮即将在青岛拉开帷幕。4月6-9日,首届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产品交易大会于西海岸新区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举办。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在国家文化大数据馆精彩亮相,集中展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四端”(资源端、生产端、云端、消费端)建设成果。具体包括:文化资源数据、数字化采集、红色基因库、国家文化专网、省域/区域文化数据服务中心、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文化体验设施、文化体验装备、文化体验场景等。
亮相CCBN
工作人员为陕西广电的来宾讲解文化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4月19-21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在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3)2号展厅精彩亮相。
亮相南京融交会
9月21-23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在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上精彩亮相。本次成果展集中展示专委会这几年的建设成果。具体包括:前言概述、品牌活动、新闻报道、成果展示等内容。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示中心揭牌
5月10日,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以下简称“中数集团”)迁址挂牌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示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数大厦举行。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示中心展区图片,图源:“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公众号
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示中心,通过数块交互大屏,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中数集团在整合集成数字资源、标准制定与科技研发、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内容生产、助力文博行业数字化和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采集基地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中区域中心平台上线
11月21日,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广电5G+文化数字化”平行会议在湖北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会议围绕“5G赋能文化数字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开展成果分享及经验交流,共同探讨创新5G应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会议举行了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中区域中心平台上线仪式。
国家文化大数据苏州专业中心授牌
11月4-6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海南省委宣传部、北京邮电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文化计算大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大会期间举办国家文化大数据苏州专业中心(以下简称“苏州专业中心”)授牌仪式。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获授牌。
在苏州专业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紧紧围绕广电网络“国家文化专网”定位,坚决贯彻《苏州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任务,开展苏州专业中心建设,有力夯实了苏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江苏有线苏州数据中心建设及苏州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
通过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苏州专业中心,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全力支撑苏州文化大数据对云资源的需求,致力于苏州优秀文化的全景呈现,实现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全力助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苏州)创建。
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
“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宣传图 图源:“江苏有线”公众号
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制作团队原班人马打造,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于2023年11月24日至2024年1月31日在江苏大剧院展出。
6大篇章,剧幕式渐进体验,采用电影工业中叙事感脚本设计,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从观众第一人称视角出发,在长江里顺流而下,进行一次数字漂流。一起来通过现场图,感受这场穿越千年的视觉盛宴,探寻长江文化的灿烂之美。
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
12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回应关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情况时指出,故宫博物院保存约186万件文物藏品,据了解已经有90万件套实现了数字化采集,占48%左右。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约143万件套,70万件套实现数字化采集,约占49%。中国美术馆有约13万件套藏品,差不多有10万件套已经实现了数字化采集,约占76.9%。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大约317万册件,目前有61万册件实现了数字化采集,约占19.3%。通过大力推进资源数字化采集,促进数字化产品开发转化,从而为更好地利用、更好地展示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公布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批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集中示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最新成果。
本次公布的示范案例主要包括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的五个重点领域:一是创新文化表达方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艺术表现形态,应用数字化工具助力艺术创作生产;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优化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三是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文化资源数据采集、加工、挖掘与数据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四是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充分利用文化设施、旅游服务场所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场景,拓宽文化内容数字分发渠道,强化智慧旅游场景应用;五是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提高文化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示范案例聚焦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共性问题,充分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新技术,在引领、支撑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方面取得实效。如百度文心大模型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生成美术和音乐产品,创新文化产品生产方式;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虚拟的越剧表演与真实的舞台装置有机结合、叠加显示,创新观演模式;“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应用三维复原技术,沉浸式展示《永乐大典》40册75卷内容,促进文化资源全民共享;“文管在线”系统应用智能识别技术,实时监测网络主播,提高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执法效能。
13万部(件)古籍数字资源在线发布
“识典古籍”网站首页截屏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6家单位近日在线新增发布古籍数字资源6786部(件)。至此,全国已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依托数字化手段,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让文明触手可及。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深入开展,国家图书馆先后联合39家单位发布数字古籍。相关数据显示,在现有的13万部(件)数字古籍中,超过10.2万部(件)归属于“中华古籍资源库”。
“这13万部(件)古籍数字资源,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格外珍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海峥感叹,在线查阅免去了往返奔波图书馆的时间,平衡了古籍的文物性与文献性。
国家古籍数字化成果发布
2月8日,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8日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上线,即日起公众可从国家图书馆官网登录免费使用。这两项重要的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旨在用数字化手段完整保存并流传珍贵古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项目的第一辑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40册、75卷的内容,共涉及14个韵部、17个韵字、1800部书,除呈现《永乐大典》高精图像、整体风貌及相关知识外,还尝试对部分大典内容做了知识标引示范。
数字技术让百年前藏经洞掌上再现
打开微信小程序即可进入“数字藏经洞”。
打开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就可以轻松进入高度逼真的数字世界,一览百年前敦煌藏经洞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的“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公众只要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在享受4K影视级画质的同时,通过中国风现代工笔画打造的交互模式,一秒“穿越”晚唐、北宋、清末等不同时期,身临其境“触摸”敦煌藏经洞的厚重历史,直观感受和了解敦煌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
数字化如何助力文物发声、文化润疆
木简信息采集 图源:博物馆中国公众号
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逐步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在发掘、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积极利用、吸收、改进科技进行文物保护,数字化便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现有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克孜尔石窟研究所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于2021 年7月通过国家文物局终验。项目对克孜尔石窟研究所馆藏80件文物进行精细化建模,对160件文物残件进行快速建模,搭建了壁画残块数字化修复模块(文物修复管理平台)和数字成果综合管理展示平台,并完成配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和制作的相关硬软件配备。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与中青报签约 共建“青春元宇宙之家”
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召开,“青年文化大数据总部基地暨青春元宇宙之家建设项目”在论坛期间完成签约。
该项目是由率先提出“青春元宇宙”的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签约,协同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以青春元宇宙之家、青年文化大数据平台项目为载体,搭建多元合作平台,建设青年文化大数据总部基地。
双方将联合国内顶级研发机构开发一批新技术,依托中国青年报社“可视化融媒云厨”建设,打造“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同时,对海运仓2号进行改造升级,作为文化创业产业基地,吸引相关企业落户青春元宇宙之家。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近百万元数据相继撮合成交
2022年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其中提出“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等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在严控质量、具备可行业务模式前提下,审慎研究设立数据要素交易场所,加快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与流通,鼓励深圳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开展地方性政策研究探索。”的意见。
全国中心试运行期间,首批进场交易标的近百万,国图、中数、视觉中国等首批央属重点文化机构及其他交易主体近百个,近百万元级数据相继撮合成交。2022年12月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深圳文交所承办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按照大数据“两侧四端”体系,从文化资源数据、文化数字内容、文化数据交易、文化装备、标准等多角度展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成果。真正做到了立足特区、辐射大湾区、服务全国,形成全国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双区”数字经济发展建设的关键引擎。
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交易平台上线启动
11月4日,在2023中国文化计算大会上举行了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交易平台上线启动仪式。
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交易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根据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技术架构及《国家文化大数据团体标准》建设,具有数据确权、交易、结算、分发等功能,面向华东地区以及全国各级各类文化机构提供专业的交易服务。
目前,平台已链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国夏文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已建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及文化数据库,连通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注册中心,并在交易平台上设置有文创专区、文旅专区、文博专区等,可为各类文化生产机构、数据应用场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交易平台的上线运营,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江苏省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将有效推进华东地区文化数字化产业发展。
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
3月16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召开“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邀请部分致力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路径。启动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恰逢其时,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协作模式,吸引不同领域的公司参与到大模型的建立,把文化各行业优势串联在一起,大兵团作战,群策群力,为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案例。与会负责人表态,举双手赞成参与试点工作,愿意为试点探索贡献力量。
文化人热议数据如何“被发现”
5月27日和28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试点机构业务及技术工作座谈会”,邀请已确认参加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的试点机构专业人员,共同探讨标识基地建设的共性问题,畅谈标识基地建设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意义,谋划如何抓住机遇获得发展新路径。
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论坛在重庆永川举行
6月30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论坛在重庆永川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围绕开展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进行广泛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基地建设重点,诊断基地建设痛点,破解基地建设难点。会上专委会为首批标识基地授牌,截至目前已授牌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共计11家。
保利文化“共建文化数字化生态产业平台”在京签约启动
活动现场,图源:保利文化公众号
2月18日,保利文化“共建文化数字化生态产业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该平台旨在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筑牢发展的技术根基,健全完善生态体系,助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合作机制。
活动分为签约仪式、启动仪式、发行兔年数字藏品等环节。著名冰雪运动员、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武大靖发来祝贺视频。文化和科技行业的先锋翘楚汇聚一堂,凝聚发展力量,共话科技赋能的创新发展战略,共谋文化生产传播消费新范式,共筑文化数字化生态产业平台。
文化数字化暨数字版权产业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
4月7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主办的“文化数字化暨数字版权产业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齐聚一堂,围绕文化数字化、文化科技融合、数字化文化消费与交易新场景、数字版权、文化产业融合等主题,开展研讨与交流,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和产业转化成果。
国家文化大数据与可信版权链达成战略合作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与可信版权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文化数字化领域两个最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正式开启全面合作,对进一步提升北京文化中心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论坛在成都举办
11月24日,由北京市版权局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论坛暨第三届可信数字版权生态大会在成都举办。本次论坛是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可信版权链文化大数据超级节点运营中心主任高凯发表题为《数实融合 共创未来》的演讲。高凯表示,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可信版权链超级节点建设体现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文化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深度集成和实际应用。实现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与可信版权链、“天平链”打通,(“天平链”是北京互联网法院建立的区块链电子存证平台),形成了法院、公证处、司法鉴定所、国家文化专网、互联网平台共同参与的数据治理生态。为文化数据提供版权登记、确权、存证、变更、维权等基础服务,有益于激活企业数据资产,促进数据交易,打通供给和消费,形成更多更好的数字内容和数字产品。
“数字化+版权”融合推进 商务印书馆防伪溯源系统上线
1月8日,商务印书馆防伪溯源系统上线运营发布会在京举行,开启了商务印书馆在保护读者权益和身心健康、工具书数字化方面的全新探索。
商务印书馆结合行业实际与自身实践经验,与中译语通、兆信科技携手,依托物理防伪、大数据及区块链等多种技术,联合推出商务印书馆图书防伪溯源体系。该体系贯穿印刷生产、仓储发货、分销物流及读者验真环节,可保证图书出版发行流通数据的完整性,可实现每一本图书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同时,以二维码为入口有效触达读者,推进了传统出版机构的数字化产业转型;最后,将图书全生命周期中涉及到的各类关键信息,包括出版信息、物流信息、经销商信息、读者信息等接入版权区块链固证,通过智能数据监测和数据分析技术,协助出版机构实现数据智能化应用。图书防伪溯源体系可以有效遏制盗版、维护渠道秩序,同时构建出版社与终端读者的通道,实现与读者的有效互动。
文化大模型问世
文化大模型评测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和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云”)联创的文化大模型即将进入评测阶段,为做好评测工作,8月28日,专委会邀请二十余家成员单位、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负责人,在北京召开文化大模型评测工作座谈会,就文化大模型如何赋能文化数字化建设进行深入研讨,并取得共识。
文化大模型开发应用大会在南京举办
9月21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主办的文化大模型开发应用大会亮相南京融交会。本次大会重点展示了基于文化大模型开发应用的示范案例和相关工具等
七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标准正式发布
4月7日,在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文化数字化暨数字版权产业论坛上,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发布七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团体标准。此次标准的集中发布,是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重大举措,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讨会暨2023年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标准编制工作会在苏州举行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及中央文改办《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快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研究制定,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讨会暨2023年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标准编制工作会”4月21-23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
文化大数据行业组召开首次工作会议
在2023中国文化计算大会期间,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文化大数据行业组举办了组建以来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文化数字化国家标准体系以及2024年文化数字化相关国标立项规划。会议规划了文化大数据国家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文化大数据、文化大数据监管与治理、文化数字化系统与服务、文化专网、文化数字化体验终端等5个部分,并初步确定了第一批报批标准的名称、内容和优先级等。
“数据资源入表”座谈会在京举行
12月5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数据资源入表”座谈会,邀请部分成员单位、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数据交易机构以及咨询机构进行专题研讨。座谈会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凯主持,高书生副主任就“数据资源入表”的背景及对文化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引导性介绍。
《中国文化元宇宙白皮书》11.18正式发布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业委员会联合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信通院、中国外文局等全国权威研究机构和产业专家联合编撰的《中国文化元宇宙白皮书》,于2023年11月18日在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2023中国式文化元宇宙前沿论坛正式发布。
数字赋能红色文化 陕西省三项红色文化数字化项目签约
3月24日下午,由陕西省文化产业协会、《当代陕西》杂志社主办,中煤航测遥感集团、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承办的“2023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在西安举办。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分别与《当代陕西》杂志社、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红色基因传承网”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党员教育培训数字虚拟展馆、“共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国红色文化基因库云数据中心和协同创新应用”等方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
5月29日,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暨四川省文化数字化建设清单发布会在成都举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中伟,四川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杪共同为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揭牌。
重庆电视图书馆3.0版升级上线
继宁夏、贵州、甘肃之后,重庆电视图书馆3.0升级完成,已在有线互动电视隆重上线!
“数字电视网络图书馆”是依托有线电视专网,实现广电网络与新闻出版业务融合的供给侧创新项目,是全民阅读工程——百万图书进千万家庭、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先导工程。
升级后的电视图书馆页面内容更加清晰,分类更加明确。其汇聚了海量中文数字图书资源。通过家中大屏,每家每户均可坐拥“百万图书”,还可实现视频教学、空中课堂、听书等功能。
大屏数字阅读,用户体验持续升级!
小屏看新闻,大屏学文化,天山传喜讯,新疆电视图书馆3.0升级完成,已在有线互动电视隆重上线!可看、可听、更可学,全方位的知识供给,打开电视即可得到。
首期“文化数字化建设千名骨干人才培训班”结业啦!
领导与学员合影
为深入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精神,加强文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数字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于2022年8月20日开办首期“文化数字化建设千名骨干人才培训班”。
培训班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学术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内容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技术体系、国家文化专网建设、文化大数据交易规则、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等不同重点展开。
2023年4月7日下午,培训班结业仪式在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文化数字化暨数字版权产业论坛上举办。3位学员代表在论坛上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二期文化数字化建设千名骨干人才培训班在重庆举办
6月30日-7月2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主办的“文化数字化建设千名骨干人才培训班(第二期)”在重庆举办,来自全国18省市区的学员以及中国广电重庆公司、永川宣传文化系统相关人员参加。经报请中宣部文改办同意,本次培训班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邀请部分文化数字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进行政策、技术、实施等方面的授课。
观看《重庆1949》,体验文旅融合项目
培训班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了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永川科技片场、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西部分园,观摩文化数字化生产线,观看文旅部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重庆1949》,体验文旅融合项目,并出席了“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论坛”。
这个研讨班首日议题:国家文化大数据区域创新实践
今年3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人才研讨班”在江苏省苏州市开班。研讨班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科技教育司主办,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研讨班首日课程围绕“聚焦二十大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打造技术创新发展”和“国家文化大数据区域创新实践”议题展开教学培训。
高凯以《文化数字化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贯彻宏观政策全面启动国家战略为主线,把握区域经济的文化数字化布局,通过结构图深刻解读“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生态系统”和“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
“通辽市文化数字化建设人才培训班”开班
8月28日上午,“通辽市文化数字化建设人才培训班”在通辽市开班。此次培训班由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承办。培训班主题为“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担当文化传承发展新使命”,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强文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举办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培训班
11月1日-3日,为期三天的区文化厅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培训班圆满完成各项学习安排,举行结业仪式。
此次培训班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信息办主办。来自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的80多名学员共同参加培训班学习。培训班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刘兵、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亓峰、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人研究院院长吕欣、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赵海英、新华社文化数字化首席专家王敏、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网络安全保障中心应急保障科科长马进贤,为此次培训进行了专业授课。
责任编辑:房家辉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月报|2024年10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月活终端3.06亿台 2024-11-27
- [常话短说] 【笔记】“5G+广电视听”新要求! 2024-11-27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的出路之一! 2024-11-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政企业务学绍兴,学这些! 2024-11-25
- 重磅|流媒体网与勾正科技联合发布2024年10月IPTV月报:用户日活率52%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