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一线观察|沧州河间:追“新”逐“智” 再制造产业驶入快车道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4-08-07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60 字体:[大 中 小]
河北沧州河间再制造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和石油钻采设备为主的再制造产业体系。河间市再制造产业集群成为河北省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河北省智慧集群建设试点,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河间市拥有再制造企业近200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近年来,河间市加快完善再制造产业链条,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了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再制造产业“金名片”。
变废为宝 河间打造再制造产业链条
近日,在位于河间的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立公司)发电机组装车间,公司工艺质量负责人马富昌仔细检查即将进入库房的发电机成品。“每台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综合性能检测后,打上再制造标识才能出厂。”马富昌说。 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长立公司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多项汽车发电机、起动机的再制造零部件检测和修复核心技术。 “经过再制造过程生产出的发电机、起动机性能不低于原型号新品。比如这台发电机,再制造的成本比新品可以降低40%左右。”马富昌指着正在检测的发电机成品说。 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行业话语权……长立公司、格锐特钻头等一批再制造领域的名企在河间成长壮大。 2017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在河间市获批建设,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如今,河间已经形成以逆向物流与旧件回收为前端、以拆解与再制造为核心,以检测评估、安全环保、材料装备、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链。 创新驱动 再制造走向再“智”造 PDC钻头是一项使用再制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产品。在位于河间的河北斯利德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钻头生产线上,一个个经过再制造工艺的PDC钻头不断下线。公司总经理张艳海说:“我们有专业的研发技术团队,做到‘一对一设计,一对一服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对PDC钻头的刀翼及复合片等部位进行再制造修复。” 从再制造走向再“智”造,河间再制造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聚焦科技创新,掌握了组合式取芯钻头、扭力冲击提速装置、新型复合钻头等关键技术。企业与高校实验室合作研发了一款加装芯片的钻头,受到市场的欢迎。 再“智”造的关键在于技术支撑。为此,河间市引进建设了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拥有技术研发中心、检测认证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标准服务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实训基地六个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的智力、技术和资源优势,为京津冀地区和全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服务。 “通过与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我们参与了钻头再制造产品有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废钻头的利用率达到了70%。”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政策扶持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护航 河间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即来即办、限时办结”……河间市推出“十五条政务服务工作举措”“亲商助企十项措施”等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聚焦再制造产业发展,河间市先后出台专项发展规划、规范提升实施方案,并推出惠企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为再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河间市还严格落实领导包联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优质、及时的对接服务,帮助企业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制约。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河间市根据产业发展人才需要,制定出台支持再制造产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系列举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政策体系。 同时,河间市把产业和项目作为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着力推动产业招商、企业招才同步,按照“高端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积极延长产业链条、承接关联配套项目,建立起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 调研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聚焦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从旧件回收产业起步,到再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再到打造产业集群,河间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实现“三级跳”。以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双翼,河间市加强补链延链强链和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再制造向再“智”造加速迈进。
工人在河间市的一家汽车配件再制造企业生产车间工作。苑立伟 摄
技术人员在位于河间市的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内测试产品。牟宇 摄
河间市一家钻头制造科技型企业的工人在生产车间内工作。牟宇 摄